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谈进城可能没有啥感觉 ,城镇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但在80和90年代的时候,对农村的孩子进城来说还是比较稀奇的,都会东张西望,看什么都稀奇,大人不注意,小孩还可能会走丢。

以前农村的人进城,就如乡巴佬一样,会被嫌弃,乡巴佬进城是一个民间俗语,意思是指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没有见过世面、缺乏城市生活经验的农村人群。乡村有乡村的宁静与单纯,城市有城市的潮流与压力,我们需要尝试,生活需要换转一下,才没有围城心态,也许对方都是互相羡慕对方的人。

有一次,我们村组织教师队伍进城旅游,我家的名额让给我小舅和表妹,印象中记得是坐大巴车去湘潭韶山旅游,有一次表妹就走丢了,不知道是不是那一次旅游进城走丢,还是其他时间进城走丢的,反正当时大家还寻找了好久,回来后,听说的,走丢原因就是表妹在展厅玻璃外看娃娃,还是什么 玩具,看的太入神了,没有跟上大人们的步伐,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后来又倒回去找人,花了点时间,那时候出门游玩都是自行组织包车,没有专门请导游,我想小时候因为进城走丢人的事肯定不在少数,那时候人多,又没有手机和定位手表等通讯工具,一不留神,就容易在人群中走散。

农村进城有啥感觉,先说大人的,大人进城看到排长队的,以为不知道是什么好吃的和稀罕物,等看到东西,大失所望,就是农村里日常常吃的餐食而已 ,都吃腻了的东西,村里人还抢着吃,这就是羊群效应,中国人自古就喜欢扎堆看热闹,结果排队轮到自己的时候,买一堆自己日常耕种的豌豆和黄豆 ,红薯,然后大家相视一笑,哭笑不得,满怀期待的排队买吃的,结果是在家里天天能吃到的东西。

村里人和城里人可能都会羡慕对方的吃食,结果最后都是对方最讨厌的吃食,都是日常吃腻了的东西,这就是不同环境下生活的人们的认知不同。

小米云对进城有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一半是兴奋,一半是苦闷。兴奋的是可以看到各种稀奇的物品,村子里平常看不到的,苦闷的是很多东西那时候只能看,不能要,那时候米云家里没有余钱,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消费能力。看到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只能过过眼瘾,哪怕是吃的,更别说文具和玩具,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当时还坐大巴晕车,老遭罪了,坐一次车吐一次,看到车停靠站点的地摊美食都没有胃口,只能过眼瘾,每次大巴车停靠站下人,都会下来走下,小时候特别晕车,米云母亲也晕车,只不过只有小米云晕车会吐一地,没办法的事,完全控制不住,尤其闻到汽车的气味,到目的地了,都要半小时才能缓解晕车了症状。

小时候进城停靠的最大站点就是津市市,一半在那个圆盘转盘那里停留一会,也是当时的繁华地带,可惜的是,三十年过去了,津市市基本上无太大变化,80和90年代是什么样,到了2020年了,也无太大变化,三十多年前的记忆,津市市是比澧县县城繁华和热闹的,这两个地方紧挨着,几十年前就谈合并,也无下文,现在的津市市无太大变化,澧县县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遍及县城,商场和地下商城规模宏大,万达广场近几年也进驻县城,太多复杂的原因不可说,最大原因可能就是土地,县城地盘大,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规划发展,津市市地盘太小,无力向周边扩展,导致了三十多年的原地踏步,县城的发展确实一天一变化,津市市的名气也不小,孟姜女哭长城的主角就在津市市,津市市的刘聋子粉馆文明湖南,还有豆腐乳等特产。

高中阶段的进城暂时不说,米云回忆的就是12岁以前的进城印象。小时候进城的感觉和视角一直以为津市市比澧县要大很多,要繁华很多,可能在80和90年代确实如此,不讲地盘大小,光论繁华和热闹,都会认为津市市要比仅挨津市市的邻居县城要繁华和热闹,每次停留津市市,都是热闹非凡,下车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可以看到街上到处是贩卖东西的商贩,各种水果和小吃。反观到了县城,哪怕县城中心,都感觉到有点冷清,街头的商贩也不多,可能那时候城市的人不多,不比现在,农村的人基本上都涌入了城市,县城当时的中心地带商贸城人多点,只有去那里才能看到很多人。当时那个年代,县城街上的人不多,米云经常可以一人可以独自往返进修学校到大姨家那段路,也就一里多路,还要横穿马路,因为刚好相隔一条街道。

时代变化太快,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津市市和县城就是最好的见证,两城在三十年间的地位和影响完全对调了,经济实力也是,现在县城要甩对方不知道多少条街,这就是时代变迁和真实的历史,说明地大物博还是有用的,只要有地盘迟早能发展起来,当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才能发展迅速。

当今时代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必须要目光长远,只要有基础,有耐心,有头脑,总会有机会,抓住风口浪尖,就能收获大的成功。

童年的回忆总是无限美好,也会有遗憾,家乡发展的越快和越好,是每个乡民都期待的,希望下一个三十年,家乡能发展的更快更好,离家在外的人,永远会有一份乡愁,只要父母还在,永远都会保留着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不分年龄段。

故乡就是承载着一家人生活气息的地方,无论我们后来去到了哪里,我总会想到在家乡的某个场景,想到它我们就心里暖暖的,想要回到那场景中,为生计,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所以我就把它记在心里。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

小孩眺望远方,成人思念故乡,我们从挣扎着松绑到思念的投降,这大概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若是能够获得一生安稳,谁又愿意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若不是为了那碎银几两,谁又愿意去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离开自己的故乡!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

许多漂泊在外的人的共同感受,异乡容不下孤独的灵魂,然而故乡又留不住我们的肉身,从此就有了漂泊,从此就有了乡愁,所以便有了无限的牵挂,最后便有了无数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