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这些,他还买了两斤菠菜。

虽然自己已经买了种子,不过看这菠菜挺嫩的,所以他也想着尝个鲜。

自己买了菠菜种子,但是不妨碍他现在买菜吃嘛。

他也决定,等会儿回去的路上顺道去豆腐铺,顺道去买几块豆腐。

咱也来做道“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店里没请伙计,只有一个三十几岁,大肚子妇人,带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守着店面。

看她起身时候不怎么方便,身上的棉服都要遮不住的肚子,搞不好也就这两个月的事儿了。

不过也就是他还是个半截小子,对面的妇人也没想什么。

要是他再大个十岁八岁。

像别的小说里,傻柱子见天儿盯着秦白莲肚子、大灯傻笑。

都不用贾张氏撒泼,光是院子里百来号人,没几天就能让他这种二笔行径传遍轧钢厂和整个“铜锣南巷”或者“铜锣湾南巷”。

有了这样的名声,哪怕“猪八戒他二姨”宁可单身一辈子,都不可能还上门跟傻柱相亲。

甚至还有几本书下嫁给这样的货。

没错,就是下嫁。

哪个中高级工人,工资会不比一个高级的后勤工人高。

就他那“三十七块五”的工资,两间大房子,也就只能

她爹是厂子里的老工人,自己又是在厂里上班,还不是低级工人,怎么可能会缺心眼?

更何况,她又不是在毁容的电焊岗位上班,得瞎成什么样,才会跟这么个东西去相亲?

所以,小说里的描述,有时候真的一言难尽。

买菜和水果,倒是没看她怎么样;不过看到李想国挑了两盆花,倒是特别开心。

他还真的不知道为啥。

女人开心的是,这花儿都是自己男人在家里养的,除了花盆就没别的半点成本。

这么两盆花,自家养了几年,看了两三年的花儿,还能卖上十六万,哪儿能不开心?

毕竟外面挺冷的,自己骑着自行车,这边儿又靠着城门,再找没人的地儿,还不如直接骑着车子回家更快。

所以他也从包里拿出两条带子,让那女人帮着自己把花盆装在里面。

正忙活着,就有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清瘦男子提着一根鱼竿走进来。

直接说“瑞华,今儿这运气可真好,瞧瞧!”

说着话,抬起手晃了一下。

李想国这才看到,那男子手里提着一把草杆子。

上面从鱼嘴和穿过鱼鳃挂着大大小小的一串鱼,最小的不过一指长短,最大的一条差不多有一尺长。

都是野生鱼所以体型瘦长,也更难区别。

那条鱼是草鱼、鲤鱼还是青鱼,隔着这么远一眼也难以分清。

不过这么大的鱼,总得有个两三斤吧。

想想现在的钓具,这么大的鱼能钓上来,那也确实让人挺有成就的。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迷路,周围转了几圈才找到家的。

“当家的,赶紧放回后边去,这还有客人呢。”

“到时候弄得店里都是腥味儿,还做不做生意了!”

“嗯,晚上红烧吧。”男人答应着,往后门走去,还把手里鱼竿交到另一只手上,扯住踉跄着朝他跑过去的孩子。“解放,咱去看鱼!”

说着话,推开后门走了出去。

那孩子踉跄着跟在后面,嘴里还吐字不清地喊着:“驴,驴……”

没等他们接着忙活,男人又从后门探头进来。

“我等下洗洗就直接去学校,中午就别给我做饭了。”

“行了,知道了。”

女人嘟嘟囔囔地答应着,去了前边儿,把大门敞开,让风更通透着。

然后,他又回头看了眼。

总觉得有些熟悉,但是自己明明没见过啊。

一下子他想起小说里面写的。

电视剧里似乎只有三大妈有名字,叫杨瑞华。

哎呦卧槽,合着这就是年轻版的阎老抠?

说起来,这阎老抠年轻时候,还真挺帅的,要是没了那副眼镜,估计也是妥妥的帅蜀黍一枚啊。

这样看,果然能对得起来了。

阎家大的应该是阎解成。

那这肚子里的应该就是阎解旷了。

至于阎解娣,恐怕还在她妈妈卵巢里面孕育呢。

他也真的看出来了,合着这阎老抠真的是种花拿来卖的!

难怪上辈子看小说,有人在评论区贴图。

傻柱砸了阎埠贵的一个空盆还有两盆花,杨瑞华说:“两盆花就十块钱没了,全完了这!”

小说里是说阎埠贵是在卖花,但是李想国却没这么以为。

万一是买这两盆花就花了十块钱呢?

至于花盆,那东西完全不值钱。

这样,原来他家以前是开店卖水果的,这也难怪他会被定为小业主了。

虽说小业主,实际上也都是养家糊口,但是这种有着自家店铺的养家糊口,显然也不是真的一无所有。

至少这时候,阎埠贵和他老婆都是满面红光,人也长得挺富态。

两个人身上的衣服更是不差,要是没错的话,那可是呢绒的料子。

放在普通人家,大概率是有重大活动时,才会出穿来撑场面的。

人家这是拿着当成常服来穿的。

谁能想到这是后面“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阎老抠?

真的穷人家,甚至一家有几条棉裤都不知道呢。

就像《暴风骤雨》里面,有个配角绰号就叫“赵光腚”,一家加起来连套囫囵衣服都没。

李想国也不由得佩服,阎埠贵这一家子。

最起码这时候这生活真的不错,也知道享受。

由此也足以证明,禽兽四合院猪脚团还真没一个是穷人。

这店既然是阎老抠家里开的,那李想国就不奇怪为啥这店铺里会卖那些歪瓜裂枣了。

大概是特意在果子市挑来这些残次品,低价买来,卖掉一点儿就赚钱吧。

他也相信,这些东西他赚到的,只怕比那些本地的瓜果梨桃更多。

至于为啥没进完好的南果,李想国也只能猜测。

尽管这里是上关,看着也挺繁华。

不过终归还是城外,离着城门也还有段距离,边上更是火车站。

真的有钱人是不可能住到这边儿的。

所以也只能是看着挺热闹,消费能力还真没那么高。

真的进了完好的南果,只怕都烂掉也未必能卖掉多少。

还不如直接就买这些残次品,那就能让那些想尝鲜的穷人也能买得起。

反正果子市又不会缺这样的水果,毕竟不是后世冷链运输的年代。

路途远些,甚至折损大半都有可能。

他们自己去了慢慢挑选,然后找车拉回来。

这要是阎解成再大一点儿,只怕阎埠贵都能让阎解成弄辆排子车自己拉回来。

这经营思路其实挺赞的,很像后世那些专卖临期商品的店铺。

这年代又没那么讲究食品卫生。

“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可能在这个年代,也并不流行。

再过几年,你能买到俩烂桃子都算你有本事,还舍得挑三拣四?

经济上行期的那些年,那些专卖临期商品的店铺都能赚得满盆满钵。

到他穿越前,经济下行,只怕那些老板真的要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吧。

李想国不由得也感慨,阎埠贵还是生不逢时。

要是改开以后,他还有这样的经营头脑,只怕全院首富也非他莫属。

可惜这一家人算来算去没了亲情,他的年纪大了也没了心气。

由这儿也能看得出来,他家的底子绝对够厚。

真的到了后边儿电视剧开始的时候,只怕他也是因为成分问题才夹着尾巴做人,每天单纯装穷罢了。

就是可惜,票证年代有钱也花不掉,外加着最后入戏太深……

李想国感叹着,将东西放在车子上,直接骑着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