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笑傲江南 > 第4章 翁婿的格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丹阳县郭家村郭府,郭振山书房。

三郎和真一在回到郭府的第一时间,三郎就被郭振山叫进书房,刚说了一句队伍已经发展到近千人,就被足足训斥了近二个小时。

郭振山生气,其一,是三郎把新婚的亲亲,扔在娘家一个多月不闻不问。其二,是三郎做事,越来越胆大妄为,完全不顾及亲友家人的安危。这二点,都显示着三郎没爱心,没孝心,这是郭振山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郭振山按捺心头气怒,指着三郎训骂: “别以为队伍越大,你就越厉害,你才几岁?你会带兵吗?人多目标大,一旦被东洋兵盯上,别说打不赢,你们往哪里逃?……”

郭振山的理由很充分,如果三郎被日本人坐实了抗日分子嫌疑,自己这庞大家业毁于一旦还是小事,郭氏血脉就此休矣!

原以为,帮助女婿报仇,是自己的义务,也是自己求得心理安慰的最好途径。

郭振山哪料到,这宝贝女婿变成了脱缰的野马,一发不能收了,越搞越大,短短二个多月,居然把队伍搞成了千人之众。这是什么人?

郭振山道: “一支队伍,每百人要配个医官吧?就得有十来个医官,医疗器械,药品需要多少?每人每天吃一斤米,一个月就得三万斤,还有打仗会死人的,枪炮弹药更是不能缺少,军晌那里来?一切都要花钱,你的钱从那里来?”

三郎无法回答,干脆不吱声,一副任你丈人做刀俎,我女婿做鱼肉的神气。

郭振山看出了三郎的不甘不服,说道: “你也别不吱声,说说你队伍上的事吧,死了人要抚恤是不是?”

郭振山的意思很明显,他以为三郎已经杀了麻田,要三郎做好善后,报仇之后就此收手。

不能再放纵了!

三郎嘴上应了一声,心道: 老狐狸改主意了,原先支持我杀鬼子,现在怎么反对了?这是烧好香要吹灯罢蜡。

三郎也没法和郭振山犟嘴,听老丈人问话,只好把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战斗,细说了一遍。三郎自顾自低头说着,不知道郭振山早已惊得呆立当场,像是都不认识了。

三郎最后说道: “现在队伍上顺手多了,开始时,特别是打海会寺时,那些溃兵都是抱着报恩的心念,大不了就是一个早晚是死,一死百了。现在他们都还听话,基本上没有看不起我的。特别是昨天上午,青龙山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劁草的时候被鬼子打死,就死在我的身边,太惨,太可怜了,鬼子真的太没有人性。那些老兵油子听我说了,发着狠要和鬼子死拼到底。爸,我知道您是在爱惜我,我也知道您深晓大义,只是我年轻不懂事,把事搞大,现在退不出来了,什么都要花钱,那边没钱就乱套了。”

郭振山愣怔着,他实在想不到,宝贝女婿竟会如此扮猪吃老虎,自己不知不觉中被套牢,现在是骑虎难下。思前想后,让一千人马刀兵入库已是不可能,那样祸害更大。但我郭家和江家,也不能因此而冒受灭门之祸,断绝了香火。罢罢罢,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撞倒南墙求生路,火中取栗搏富贵。

郭振山沉思良久,终于“唉”的一声长长叹口气。三郎知道,老丈人这是妥协,有决定了。

郭振山道: “你现在身处险境,亲亲不能跟着你犯险,你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保证亲亲的平安。”

三郎知道老丈人这是不想绝后,只是不吉利的话不能说出口,说道: “爸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郭振山道: “人啊,关键时候都有私心的,爸也是人,爸是实在担心你们啊!”

三郎不知如何应答,嘴里“是是是”的敷衍着。心里却在想: 老丈人大道理会讲,轮到自己人犯险了,还是自私。

郭振山道: “新四军又来咱家了,六月初的时候,管司令带着他们的先遣队司令来家里,和我谈了很多,有胆有识有人品,更有智慧。这些前几天我都和你说过,相隔才几天,他们再次登门,说明什么?”

三郎道: “爸,您的意思是?” 三郎心想,老丈人不会是叫我去投靠他们新四军吧?

郭振山道: “共产党的队伍,国府不待见,东洋鬼子更是视他们为眼中钉。这种夹缝中求生的打仗,说明他们已经难到极致,他们的士兵都是面黄肌瘦,百姓们都叫他们“叫化兵”。”

三郎道: “那爸您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 三郎又词不达意的跟上一句废话。

郭振山似乎是看透了三郎的心思,说道: “新四军队伍很正气,我又送他们二挺捷克式机枪,十支长枪,子弹五千发,也算是表了心意。更表达了我的立场,也是为你留下一条后路。”

三郎已经知道老丈人是什么心思了,什么都可以舍得,就是不能舍命,当然也包括了我江三郎的命。但现在和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三郎也不好说什么,起身替老丈人倒茶。

郭振山接着说: “管司令还问起了你,表扬你是个有志青年,看样子,他向新四军先遣队司令介绍过你,有机会,可以向人家学一些打仗的法门。”

三郎问: “先遣队司令的名字是叫苏域是吧?”

郭振山道: “叫苏域,瘦瘦矮矮的貌不惊人,但极能打仗。前几天在镇江边上打了一仗,大胜。不容易啊,人家饭也吃不饱,穿得破破烂烂,老百姓以为是战场上退下来的溃兵,等到打了胜仗,大家才知道,新四军打鬼子是真厉害。”

三郎道: “知道了爸,我一定听您的。”

其实,郭振山有很多内情没有告诉三郎。新四军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条件十分艰险恶劣,前有鬼子剿杀,后有国军的封锁,自身装备极差,没有丝毫的后勤补给,老百姓不了解这支部队,所以才有“叫化兵”这个外号。

苏域知道,要想打开局面,第一是能杀鬼子,能打胜仗的队伍,老百姓才会信任,取得了百姓的支持,才能生存。能够生存下去,是坚持抗战的第一要素。

先遣队是新四军的一把尖刀,先遣队的司令,当然是有大本事的。开辟根据地,第一是争取民心,第二是扩大加强武装。所以,才有管司令的引荐下,苏域再次拜访郭振山。

郭振山与苏域见面,热情称呼“苏司令”,哪知苏域自称只是一个五百人的队长,充其量也就是个营长,这样的司令万万当不得。郭振山自诩是个开明的爱国人士,为人推崇光明磊落,见苏域如此毫不掩饰的爽快,心里先就亲近了三分。

在谈到国内抗日形势时,苏域一针见血的分析: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中国已经是彻底的国弱民穷,百业凋零,民心涣散,我们短时间之内,是赢不了这场战争的。但日本鬼子的入侵,反而使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民族觉悟空前提高,这是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的,他们的侵略战争,无意中警醒了我们,我们进行的是一场爱国战争,是中国人就要爱国,这是这场战争,给我们的意外收获。苏域这样的深刻思索,郭振山又佩服了三分。

在谈到这场抗战的前途时,苏域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两条腿走路。第一条是拿起手中武器反抗,进行持久不屈的斗争。第二条是思想武器,只有在思想上真正觉醒,认识到爱国就是自救,相信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必胜的。强大的武器是有限的,强大的思想是无穷的,只有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苏域的独特见解,又让郭振山钦佩了三分。

最后,苏域说到,目前新四军兵困马乏,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希望象郭振山这样的开明爱国士绅,能慷慨解囊,帮助新四军渡过难关。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饿着肚子打胜仗的队伍,这让郭振山更是敬重三分。

这十二分的亲近丶钦佩丶敬重,让郭振山对新四军彻底折服了。手中武器不如敌人,还能饿着肚子杀敌,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保家卫国,为民请命。郭振山当即表态,愿意提供军粮七万斤,保证四个月的口粮。

郭振山说道: “苏将军,你们是真心打鬼子的队伍,你们这样的队伍,是我们老百姓的希望。”

苏域拜访郭振山,到夜里告辞。临走时,郭振山又送了二挺捷克式机枪和十支步枪,五千发子弹,另有消炎药,等药品若干,这是意外之喜了。郭振山的屁股,也从此正式坐到了新四军这条船上。

这些内情,郭振山不让三郎知道,不为别的,仅是为了安全,对自己的,更是对家人的。(有很多新四军战士,地方上的共产党员,都是秘密的,甚至是父子,夫妻都互不知晓,可见当时环境之险恶。直到一九四九年四月下旬,苏域所在部队的二十八军,二十三军等部队,解放了丹阳宜兴等苏南地区,他们才最终公开身份。)

郭振山曲折复杂的心情平静之后,见三郎还在沉默中倔犟着,问道: “现在队伍上缺少多少装备?”

三郎知道,岳丈大人这么说,是彻底拿定主意了。说道: “一千支枪,弹药,还有药品和医官护士。”

郭振山道: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医官难请,只能你自己想办法。家里枪弹也有一些,但现在另有作用。只能上海去购买了,你明天就去南京,杨厂长在德国大使馆里,存着一笔钱,你去拿了用。”

三郎问: “鬼子在南京城杀人,安稳吗?”郭振山道: “人都杀得差不多了,还闹腾个啥?现在鬼子在整肃治安,搞维持会,落实良民证……”

当天吃晚饭,三郎和郭振山也是在书房,翁婿二人阴谋阳谋到深夜,这才“功德圆满”,各自意犹未尽的睡觉去。

三郎回到新房,春夏秋冬四个丫头都已睡着,见三郎到来,忙不迭的伺候洗漱,三郎哪还有这等空闲?将她们赶走了事。

终于见到亲亲,灯光下,双颊酡红,双眼的秋波朦胧,都能淹死人,满脸的欲喜还羞。三郎看着她,亲亲整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安放自己了,那神态,看在三郎眼里,直觉得心酸怜惜,顿时心生万般柔情,满腔的英雄气慨化作绵绵恩爱。

亲亲被三郎柔柔轻拥,轻声问道: “阿哥,这么长时间,忙什么?听爹说,你的生意很忙,新房装修好了吗?你叔叔家的事情,可不要去再去论是非了,自家人,亲情要紧。还有……”

三郎吻住她的嘴,久久,久久,……,三郎捧着亲亲的脸,轻声说: “亲亲,我很好,真一叔和真二叔护着我,丁蜀镇上他俩成门神了,还能有啥事会不顺?你别瞎操心,真的很好。”

亲亲媚眼如丝,挣脱三郎的拥抱,复又抱住三郎,说道: “只许我问,不准打断我说话。”

三郎笑道: “好,好! 我听话,你说。”

亲亲道: “我问你,为什么没有想我!”

三郎故作惊奇状,夸张的感慨: “难不成你一嫁给我,真的成仙了?唉,难为情啊,真的没想你,对不起了。”

亲亲一怔,表情很失落。

三郎紧接着又说: “但是我保证,从现在开始,我一定把你从我心里赶走,这样就可以时时刻刻想你了。”

亲亲又惊喜。

三郎说着时,手就不老实了,亲亲哪里还能问得出来?想问的话,全被扔上了灵霄殿,只剩下春色满园,九天仙女下凡来。

第二天,三郎因为……,所以……,结果没走成。

第三天……

直到第五天早上,三郎才去向郭振山告辞,郭振山拿出三封信,说道: “三郎,这三封信,上面都写好了收信人,德发洋行克伦威先生,他和咱们家是多年的生意伙伴,私交很好,他做军火交易,但你要注意分寸。一封是给杜月笙先生的,细说起来,你爸和杜先生也是有交情的,只是没见过面。战前,杜府上下一个月要吃七八只山猪,都是你父亲张罗准备的。杜先生在十里洋场中呼风唤雨,你轻易不要麻烦他,见面要称呼爷叔。还有一封是给杨厂长的,你去他那儿拿五万美金,家里带去二万,七万美金应该足足够了。”

三郎道:“谢谢爸” 。

郭振山又一次嘱咐: “出门在外,财不露白,凡事多留个心眼,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亲亲就先不回宜兴了,真一真二和龙梅还是跟着你,遇事别冲动,多动脑筋,万事谨慎。”

三郎临走时和亲亲告别,亲亲不说话,只是紧拉着三郎的手,眼泪强忍不住,依依之情中饱含着哀怨与担忧,最终还是忍不住哽咽着哭腔: “阿哥,我会好好想你的,要小心……”

亲亲咽泣着说不下去,那副楚楚可怜,把三郎搞到云里雾里的爱怜。费尽了口舌安抚才知道,原来是真一叔闯祸,把青龙山下小女孩的惨死,和亲亲说了。

亲亲心善,怜悯花朵般的小女孩遭了鬼子残杀,由此再想到三郎的身世悲惨,在这乱世中到处险恶,倍感三郎的凄苦,不由心中酸楚哀伤,忍不住就对三郎依依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