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继林和继东回来,立刻小伙伴们过来找他玩,询问俄罗斯好不好玩。

两人把那边遇到的事情讲给小伙伴们听。

张秀花和李建国也在聊天,她把红文成了中考状元的事说了。

李建国啧啧感叹,“大哥三个孩子从小就爱学习。”

“行啦!你也别羡慕他了,咱家几个孩子也不差。有才将来开个饭店当老板,我觉得也是一条路子。”张秀花想得很开。有的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再怎么请家教还是没用。那怎么办呢?就只能接受现实。

李建国有点尴尬,“我就是羡慕而已,我也没说什么。”

张秀花把大嫂的难处说了。

李建国得知红文要买模型,“那模型可不便宜。大哥一年才赚八百多。他可能不舍得。”

张秀花也能理解,但是“红文为了他们得到模型,这一年没少用功,要是不买,有点说不过去。”

李建国颔首,“你不是说大嫂还投了一千到养鸡场吗?这一千块钱可是把大哥年底要拿回来的钱一块算上了。一千块钱两处花,这么过日子可不行。”

张秀花一想也对,“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我们也帮不了他们。”

转眼继东去学校拿自己的高考成绩。他成绩是真的好,这时候还是全国高考。

理科总分是640分,继东考了622分。这时候的英语满分是70分,而继东只在初中学过英语,算是所有学科里面失分最多的。其他科只扣一两分,就连语文也只是作文扣了两分。

虽说没有拿到市状元,但是他高一参加高考就能考这么好,张秀花为了他开心。

“你这个分数想报哪所学校都行。你要报哪个学校?”

“清华吧。理科强一些。”继东已经想好了。去首都上学,他小时候就对清华北大有独特的向往。

李家屯的社员们知道继东今年参加高考,觉得像做梦。

“他去年不是才中考吗?今年怎么就高考了?”难道他记错了?王二婶有点迷糊了。她才五十多岁,没老糊涂吧?!

其他人社员也都惊呆了,“是啊!你没记错。去年才发生的事,谁会记错。这怎么回事?!”

张秀花把继东想早点参加高考的事说了,“学校也答应了。我们就让他去试试,没想到他考上了。”

哎呀妈呀,提前两年上大学,这孩子真是文曲星托生的。这爹妈到底怎么生的,竟然能出这么金贵的娃。

张秀花摸摸继东的小脑袋,“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很喜欢学习。”

社员们争相向他请教学习方法。

继东就传授了几点。不管有用没用,家长们都很认真记下来,打算回去就告诉孩子。

张秀花跟李建国商量,打算给继东办个酒席。

她是这么想的,有才能不能考上大学,她是真的没底。再说如果考个大专,她也不好意思办酒席。还有下面的几个孩子,成绩都属于中上水平,比有才好点,但是又没有好多少。

她担心这辈子只有这么一次办酒席的机会。

好歹让她风光一把!

李建国失笑,“你想办就办吧!孩子考上清华大学,村里人不会说闲话!”

有他亲口许诺,张秀花就开始为宴席做准备。她请了许老头过来,商量办个水准高点的宴席。

她也不为赚钱,就是想乐呵一下。

许老头给列了八道凉菜:凉拌大拉皮、哈尔滨红肠、凉拌豆角、凉拌皮蛋、凉拌黄瓜、花生拌芹菜、凉拌海带丝和凉拌藕片。

张秀花看着这菜,“只有一道是肉的?太寒酸了。把那个凉拌豆角拿下来,换成卤牛肉。”

许老头震惊看着她,“牛肉可不好弄!”

“放心吧,我会想办法。”张秀花想着现在的牛还能犁地,于是就补充,“如果牛肉弄不到,就换成猪肉吧。”

许老头颔首,“也行。”

他列的八道硬菜,分别是:锅包肉、红焖鸡、红烧猪肘子、四喜丸子、炒鸡蛋、铁锅炖大鹅、大骨头炖酸菜和红烧鱼。

张秀花也不好拿江省的菜,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可能就喜欢吃这些,不过她想了想,“我们这边离海边不算远。也不能都吃猪肉。不如把大骨头炖酸菜拿下来,换成油焖大虾,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许老头啧啧,“你弄这么多好菜,恐怕收不回本。”

“没事。我们家是大喜事。这种事情可不常有。”张秀花笑得合不拢嘴,也是为继东高兴。

她让他把食材列好,回头办酒席前两天,她会把菜全部买好。

转眼过去半个月,继东的录取通知书寄来了。

收到后,大学板上钉钉,她就开始操办喜宴。

李建国还在火车上班,没回来,她就自己采购食材。

素菜方面很好搞定,毕竟这是夏天,蔬菜正是长势喜人的时候,至于肉料,鸡和鹅家里就有,鱼可以去河边守着,经常有人在河边钓鱼,可以请他们帮忙钓鱼,也好办。唯一难办的是虾和猪肉。

家里也养了一头猪,但是还不到月份,现在就杀了太可惜。

所以张秀花还是决定去屠宰场碰运气。如果实在没办法,再杀自家的猪也不迟。

她骑着自行车带着有才一块去挑选食材。

两人去屠宰场,找到杀猪师傅,问他这边有没有多余的猪肉。

在东北养猪赚不到多少钱,因为天气太冷,除了上头硬派下来的任务猪,大家顶多养一头猪贴补家用。

像张秀花这样舍得给猪喂豆饼的人家少之又少。那猪就养得很瘦,到了年底,兴许还没有一百斤。

但张秀花每次都能养到一百五六十斤。因为吃了豆饼的猪很容易长肉。

杀猪师傅得知她要买猪肉,刚要开口说话,突然脸一板,“你来屠宰场买什么猪肉!应该去供销社!”

张秀花总觉得他说话怪怪的,很快她就知道原因了,因为厂长过来了,“今天的猪杀完了吗?”

“杀完了!”杀猪师傅回答。

张秀花拉着有才出了屠宰场。

有才还有点不高兴,“他什么态度!凶什么凶!”

张秀花看着他是真的愁人,这孩子的脑袋好像不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