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家人吃完饭,张秀花让他们去看刘淑君。

“偏瘫了。屋里可能有点味道,你们别表现出来。”

大冬天,屋里烧了炕,不方便通风,味道闻着就不怎么好。张秀花担心孩子嫌弃,再三叮嘱他们。

几个孩子应了。

到了大嫂家,许春英正在堂屋跟孩子讲话。红武今年大学毕业,分配在鹏城水务局当干事。只能租房子住,刚开始工资不高,付完房租,再除去吃喝,手头剩不下多少钱。

许春英只能叮嘱大儿子先干着,“等你干了几年,工资就涨了。”

红霞和红文在边上吃饭。

张秀花带孩子们进来,许春英立刻站起来迎接。

“孩子们都回来了!”知道他们是来看老人,忙带他们进去。

李建党正在屋里给亲妈剪指甲,刘淑君暂时还不能下床,只能短暂地坐一会儿。看到他们,她眼珠子动了动。

她说话含糊不清,继东几个打完招呼,就站到一边。

张秀花问了些情况,得知今天比昨天好一点,吃饭不漏嘴了,也松了口气,“这病就得慢慢调养。只要好好调养,肯定会好的。”

聊完这事,张秀花就带着孩子们出来了。也没有直接走人,而是一块唠嗑。

许春英告诉张秀花,“我家红武在南方分配了工作,收入只够他自己。这以后要是在那边买房结婚,肯定很难。”

张秀花叹气,“红武打算在那边安家?”

“不在那边安家又咋样?咱们这边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他的地儿。只能在那边干着。”许春英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红兵说那边的房价很高。有那种高楼大厦的房子,一平方要一千多,一百平方就得十万块钱。这也太坑人了。”

红武忙道,“妈,买不起就不买呗。我才刚毕业,你怎么就扯到买房了?”

许春英翻了个白眼,“不买房,你怎么结婚?谁能嫁给你?!”

“咱现在住的房子不行吗?”红武不想父母操心。

许春英觉得他是个棒槌,“老家房子有啥用?你以后结婚,难道还要租房?你可以租,孩子也能租吗?那边上学不都是要看房本吗?”

一句话怼得红武面红脖子粗,张秀花稍微一想也就弄明白大嫂的意思。因为工地负责人卷款逃跑,村里好多人家不想再出去打工,但大嫂还想让大哥出去。她就想取得张秀花的支持。就以家里压力大为理由。

这理由看似合理,不过大哥出去,婆婆由谁来照顾?大嫂跟村长合伙开着蔬菜批发公司,难道她就能放手不管,只在家一心照顾婆婆?还是想让自己跟着一块照顾?你家半个月,我家半个月?

她跟许春英关系好是一回事,但关系到利益时,她得掰扯清楚。分家的时候,大房多分财产,说是要给婆婆养老。现在婆婆病了,就得两家人照顾,没那个道理。她可以出医药费,但是亲自照顾,不行!

不是她小人之心,而是她要防患于未然。

张秀花跟着赞同,“谁家压力都大。大嫂,你得想开点。你家才三个,我家六个呢。为了多挣钱,我把那山地全利用上了。既要种果树,又要种人参,还想养动物。忙得不得了,都是为了挣钱。”

许春英点头,“确实辛苦。谁家都是这样。弟妹也能理解我,我就放心了。”

张秀花松了口气,看样子大嫂没打算让她也跟着照顾婆婆,也可能是大嫂暂时还没想到。

她试探问,“那你的蔬菜批发公司咋办?”

许春英脱口而出,“还像以前一样呗。”

张秀花惊呆了,“婆婆病成那样,现在连路都走不了。吃喝拉撒就得有人照顾,你早起去送菜,一来一回至少要四个小时。你还记得秋收时,你忙得团团转,连送菜都顾不上。”

原来大嫂是真没想到照顾老人有多辛苦。这种偏瘫老人必须一天24小时近身照顾,用一句筋疲力尽来形容也为过。

上辈子她照顾过一个中风老人,只照顾半年就差点要了她的命。

许春英确实没想那么远,她拧眉想了半天也没法回答。

张秀花觉得她还是别把活揽在自己身上,“你好不容易弄起来的生意,不能白白浪费。你要是坚持干下去,一年到头赚三四千肯定没问题,再加上地里的收成,一年也有五六千。何必跑去鹏城?在工地干活,累死累活,工钱还拿不到。”

许春英弄懂她的意思了,“你不建议我男人去鹏城?”

“男人在那边找工作,要么进工地,要么进电子厂,电子厂对身体不好。到工地,工钱可能拿不到。还不如在家种地呢,既可以照顾老人,又可以种地。你们也忙得过来。”张秀花笑道,“我是建议你这么做。你一个人没办法兼顾三样活。照顾老人太辛苦了。”

许春英打量她,“你一个人可以种果树,种人参,养动物,种菜?”

张秀花笑了,“我可以请人啊。种果树,种人参,种菜都可以请人帮忙。我唯一需要忙的活是养动物。我忙得过来,你愿意花钱请人吗?”

许春英自然不乐意,她又不是资本家,怎么能剥削别人。可是听弟妹理所当然的语气,她也不好发表意见,“还是你会享福。”

张秀花失笑,“我忙不过来啊。不请人怎么办?”

许春英噎住了,她表示自己再想想。

从大嫂家出来,瑶瑶等孩子跑出别家找小伙伴玩,只有继东陪她一块回去。

继东刚刚也听出来了,“姑姑,你不想照顾奶奶?”

张秀花叹气,“我跟你姑父早就有协议。我们结婚后,各自的老人各自照顾。那是他妈,肯定是他照顾。”

继东汗颜,原来是他想多了。

不过张秀花话锋一转就道,“不过我也确实不想她到我们家。倒不是嫌多一个人,而是你姑父在上班,如果他辞职,我们家就少了一份收入。我又不想委屈自己,揽下这个活,分歧就此产生。感情也会疏远,孩子们也会跟着受苦。”

她不羞于承认自己的自私。在跟李建国结婚前,她就原原本本把自己能做的,不能做的,说清楚。如果他不能信守诺言,她也不会惯着他。

继东点头,神色说不出的古怪。

张秀花看着他,“是不是觉得姑姑很自私?”

继东摇头,“不是,奶奶跟姑姑没有亲缘关系,不想照顾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姑姑的想法在村子里算是离经叛道的。因为根据他们的传统观念,儿媳有照顾老人的义务。可是姑姑却明目张胆说出来。这份坦荡让他很是汗颜。因为他永远没办法像姑姑那样不畏惧别人的目光。他一直都活在别人的眼里。

张秀花拍拍他肩膀,“你能这么想已经超过很多人了。这世上许多男人都喜欢孝心外包。让媳妇受苦受累照顾老人,好成全他的孝心。可真实的情况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媳妇是外人。”

继东点了点头,“你觉得大娘会听你的话吗?”

张秀花颔首,“可能会听一半。你大爷不会出去打工,但是送菜的人变成你大爷,你大娘在家照顾老人。”

继东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