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老婆回五代 > 第296章 底层小商人的欢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这些大商人已经更有了不该有的想法,那就是权利!

任何资本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转变为对政治权利的渴望。

当然,获取政治权利的本意,也还是处于对巨额利润的追求。

他们一旦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利,必然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当然,普通百姓们将会失去更多。

他们不会蠢到去把持大同朝的权利,他们想的是通过去东北发展,获取到巨额利益之后,通过丰富的商品贸易把持江南与东南亚地区、甚至是波斯等西方的远洋贸易。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这样的想法无疑是与很多君主们一样的,尤其是李继岌。

所以,这就注定了这些超级大商人们的想法只是黄粱一梦,他们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会成为李继岌的战利品,并把这些战利品返还给百姓,从而加强大同朝对天下的统治。

贩卖杂粉香药的王翰和以贩鱼为业的熊慎、采樵卖薪繁荣潘扆(yi三声)三个人终于挤出人群,出了大同商会的大门。

大门口仍然人山人海,还有无数的人想挤进去。

再一次挤出人群,王翰长叹一声,神情寂寥。

熊慎问道:“老哥可是因为大同商会的条件而叹息?”

王翰看了看熊慎的打扮,知道他也不是个发达的,就说道:“正是!

那十万两银子,还有一千移民,我连自己的吃喝都保证不了,哪有这样的能力?

只能看着别人发财了!”

熊慎笑道:“老哥不必灰心!

我等虽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可以回去召集乡里乡亲,筹集钱财和人手!”

王翰叹道:“就算是你我加起来,共同努力,也打不到这样的条件!”

潘扆也凑过来说道:“还可以加上老弟我!

我也回去召集亲朋故旧,聚拢钱财,我们三家加起来,定然可以做到!”

王翰说道:“两位想的简单了!

十万两银子是多大的数字啊!

不瞒两位,我现在只能拿出二两银子,我周围的人也大多如此。

想要筹齐十万两银子,就需要找到五万人!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迅速熊慎跟潘扆一听,也呆住了,他们还没有详细计算过!

潘扆略一沉吟,说道:“我们不必非要想着纺织机,这东西确实不是你我小商贩能企及的。

但是,我听说那边还有香皂、香水、纸张等很多生意。

只要我们到了那个地方,先种地做工,或者生产一些香皂等要求不高的东西,等积攒够了纺织机的钱财,再拿下纺织机也不迟!”

听了这话,王翰和熊慎眼露精光,喜道:“拿香皂听说可是要求不高,只要一千两银子,一百个人。

这样的条件,我们三人齐聚,再各自找人入伙,定然是可以达到的!”

最后,三人约定两日后还是在大同商会门前见面,汇总钱财和人手的数量。

像王翰、潘扆、熊慎这样的小团伙,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

一时间,整个金陵城都是到处拉帮结派的人。

不是拉拢别人,就是被别人拉拢!

这个场面,也同时在苏州和润州上演着。

越州商人詹景全回到自己的宅子,关起门来,仔细思量着定居东北的事情。

他在城西的街市上有两个铺子,一个售卖香囊、香粉。

因为他没有出海贩运香料的能力,只能是从大商人手里购买南洋的香料,在自己研磨成香粉售卖,因为没有什么进入障碍,所以这样的商人很多,获利也谈不上丰厚。

要是比起一两银子一块的香皂,盈利能力不知道要差上多少倍!

他还有一个铺子是售卖熟食的,就是那种鱼肉和猪肉做成的‘鲜’,也是半死不活,竞争激烈,挣不了多少钱。

但是,一旦定居东北,花上一万两银子,就能得到罐头的生产配方和工艺,这个东西的利润,他还是知道的。

同样的一斤肉,只要五十文钱,但是,做成罐头,却能卖到一两银子!

而这些罐头的主要消费者,还是那些出海的大商人和水手,为了在海上能生活的更好,他们往往不吝钱财,大量采购,关键是他们也不差这点钱!

还有条件更高的玻璃器皿生产,听说也是暴利!

像他这样的中产商人,如果变卖货物和商铺,筹集一万两银子并不费力,所以,詹景全越想越激动,越想越着急!

因为他知道,在江南,他这样的中产商人多如过江之鲫!

如果动手慢了,很可能就拿不到心仪的产业,从而被迫从事低端的冶铁、水泥等获利不高的生产!

他决定,今日就与家里人商量好,还要动员自己店铺的雇佣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去东北!

同样,润州大商人刘仕献也茶饭不香,考量着定居东北的利弊得失!

最后的结论是,所谓的利弊,根本不用考量,最大的坏处,也只是气候差一点,生活质量低一点。

但比起丰厚的利润,所有的这些不利之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第二日,中产商人刘仕献、詹景全,分别缴纳了两千两定金,预定了香皂、香水、卫生纸、玻璃器皿四个工坊,同时,每人还带了两百人的队伍,作为工坊的工人。

不光是他俩,仅仅是金陵城,今日就有数十个中产商人缴纳了定金!

第三日,王翰、熊慎、潘扆等人也都商量好了,虽然他们钱财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往往要依靠多人的努力才能拿下一个最便宜的香皂工坊。

但是,这也已经让他们很高兴了,因为大同商会已经告诉了他们香皂的利润!

这些底层的小商贩们积极性最高,虽然只有几百个小项目成交,但每个小项目的背后,都是几百上千人的队伍!

他们这些人汇集起来,居然有几万人!

随后的半个多月内,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润州和苏州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并且,这三个城市的消息很快传到周围的十几个州县,引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投资移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