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盼盼的生活里可没有那些帝王将相们的尔虞我诈。

每天的主旨,突出的就是一个对自我认知的时常复盘,和心灵健康的长效梳理,最后实现认知意识和活跃心灵的有效闭合。

翻译一下就是,发呆。

萧盼盼直播结束后的生活除了纯粹的躺吃之外,就是去健身房找漂亮的教练小姐姐对线。

并时不时郑重其事地告诉人家,“我外婆从来都说我瘦得跟麻杆儿一样!”

健身完后,就是愉快的回家调戏妹妹环节,看着她被各种试卷埋在书桌里的样子,萧盼盼心里有一丝快意。

应该是属于典型的当老师当上瘾了。

至于创业的问题,目前还在规划当中,需要规划多久,待定。

就这样过完一天后,便是和往常一样的直播。

随着基础教育在各时空的推进和普及,小三三能收集到的正向社会能量正在激增。

萧盼盼很期待彻底走上知识中间商的光辉大道。

毕竟直播的尽头就是带货嘛。

“大家早上好鸭~”

和以往一样哈气连天的问候,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她的客户开始流失了。

刘彻没什么需要立刻知道的,他现在正忙着玩自己的舅舅和自己的表叔。毕竟这种事,萧盼盼可帮不了什么忙。

李世民正在骑马去找颉利的路上。

赵匡胤此时也很忙,统一战争还没打完了。

孔子则在跟自己的时间赛跑,整理修改自己过往的文稿。

这种现状就让萧盼盼对自己以前那随意的直播安排感到了后悔。

早知道应该像挤牙膏一样讲内容了,中间夹着一下看电影,看电视什么的。

好在被连接到的都是体面人,人家就算没有问题也主动的给了不少打赏。

为此萧盼盼也不好意思提前下播,而是把那两个留着的名额顺延了下去。

“那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安史之乱的问题吧。”

萧盼盼的话音刚落,李隆基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块界面很简洁的面板。

跟其他被连接到的人一样,李隆基问了问身边的高力士和张说。

二人自然是看不见的。

只是对于那个是否接受这次连接的对话框选项,李隆基还是犹豫了一会儿。

萧盼盼也是第一次等了很久才得到回复。

紧接着他就收到了李隆基发来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要求。

看着这些要求,萧盼盼也不由的感叹,李隆基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比较正确的,他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和安史之乱爆发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嘴下留情啊~”萧盼盼看着这位还活在开元时代的盛世天子给自己打赏的二十万大票子。

那颗被放在天平一端上的心,开始被另一端实实在在的钞票压的飞了起来。

“既然您让我嘴下留情,那我就从您这个人开始聊起吧。”

李隆基有不好的预感。

“首先您是一个把自己当成了天才的人才。”

李隆基觉得这话好像不是在夸自己。

“在您的执政生涯中,最能展现您个人才能的,就是您的用人手腕。”

萧盼盼品了品自己的话,觉得很别扭。毕竟这个结论和李隆基最后在用人上带来的结果显然是不配套的。

但也符合一个规律,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您对放权和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见解。”

“这套见解的关键在于让各方势力之间,实现并维持着某种动态平衡。从而使得所有人都能最大程度的为您,为大唐帝国服务。”

“无论是开元时期的贤相,还是开元后的李林甫和各节度使,都在被您这样掌控着,利用着。”

“在这个微妙平衡中,所有势力都在争相向您尽忠。”

听到这,李隆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张说,毕竟这种事被直接点了出来就很尴尬。

“这种执政理念,需要您时刻保持住对朝政各种细节的高度关注。”

萧盼盼摊手,“很遗憾,您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仅如此,您因为越老越精,越老越懒,导致您对这种方法形成了无法摆脱的路径依赖,并且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真成了另一个唐太宗,是一个天才了,但您并不是,您只是个人才而已。”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您在任用李林甫这件事上的极度不负责任。”

还在担任国子监司业的李林甫此时的心彻底悬了起来。

“李林甫这个人政务能力出众,不仅能很好的让您当一个舒服的甩手掌柜,还能贴心的帮您压制边将和东宫,绝对的贴心小棉袄。”

李隆基和李林甫不约而同的对这个评价感到无语。

“与此同时,在李林甫19年的宰相生涯里,他也权倾朝野,嫉贤妒能,堵塞言路,并打压迫害着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文臣武将,甚至连只是可能会进入朝堂的学子们,也被他用科举规则进行整体的压迫。”

还没有进入摆烂状态的李隆基听到这,真的很不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居然能放任一个人坐在宰相位置上19年之久。

同一时间,整个开元时期下的学子们更是出离愤怒了。特别是在长安城里的学子们,此时都自发的向国子监走去。

人流开始汇集,愤怒也在聚集。

一想到未来19年会被这样的一个小人堵塞掉自己的上升通道,无数学子的愤慨是可想而知的。

李林甫知道要糟,当即想躲,但还没有等他来得及实施,就被自己的同僚们丢出了国子监的大门。

负责长安城治安的南衙卫兵们看着这样的画面,纷纷开了大眼,这种事可是第一次见。

除了层层上报之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向国子监走去。

毕竟这些愤怒的学子不仅都腰间别剑,各个六艺傍身。

更重要的是,你都不知道这群人里有谁是宰相的小舅子,谁是御史大夫的小叔子,或者谁是某个公主的小情郎。

萧盼盼完全不知道自己给大唐的开元年间带来了什么。

她继续自说自话道:“大唐朝廷因为李林甫的专权,不仅导致了其后一定程度的人才断层。还因为他害怕汉人将领的出将入相,故而大力支持您这个皇帝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添了一捆干柴。”

“当然,您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所以才说他是你的小棉袄嘛。”

李隆基觉得萧盼盼没有必要把最后一句话说出来。

“整个安史之乱的加速爆发,李林甫至少要负四成的责任。”

“至于李林甫之后,您开始用同样的执政习惯,提拔杨国忠这个纯粹的傻缺,期望他当第二个李林甫的操作,更多的只是完成了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