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 > 第41章 老朱奏折都不批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标站在一旁,目光中充满了担忧。

他瞥了一眼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看向父亲朱元璋,只见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那本小说中,眉头紧锁,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朱标轻轻咳嗽了一声,朱元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朱标温言提醒道:“父皇,朝中大事还需您亲自定夺。那些奏折,都等着您的御笔批示呢。”

朱元璋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尴尬。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奏折,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心神从小说中拉回现实。

放下手里的书稿,拿起奏折刚看了不过两分钟就直接扔到一边,嘴里说道:“写的什么玩意啊,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浪费咱的时间!”

朱标闻言,心中一沉,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父皇,朝中之事,无小事。

何况如今局势未定,诸多事宜都需您亲自定夺。”

朱元璋闻言,沉默片刻,重新拿起奏折,逐一仔细批阅。

可是这回依旧看了不到一分钟,直接把他扔到书桌上,叹道:“标儿啊,不是咱找理由,是真的看不下去啊。

脑子里都想着小说的情节,也想着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真的没办法看下去了。”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父亲的固执,也理解这小说的吸引力。

他沉默片刻,说道:“父皇,要不换个方式处理奏折。

让儿臣为您朗读,您边听边批,如何?”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朱标开始逐一朗读奏折,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情,仿佛将每个字句都注入了生命。

朱元璋越听感觉越不对,直接站起身,他的动作吓了朱标一跳,“父皇,怎么了?”

“不行不行,这宗弥真的是害死咱了,为什么要写这小说啊,害得咱连奏折看不下去,听也听不下去了。

标儿,你也协助咱处理朝政这么久了,今天的奏折就交给你吧!”

朱元璋烦躁地来回踱步,时不时看向朱标,眼中满是无奈。

朱标微微皱眉,他放下手中的奏折,缓缓起身,走到朱元璋身旁,轻声道:“父皇,你之前不是说让我好好歇歇吗?”

朱元璋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你这是拿咱的话点咱啊!咱是你爹,你帮咱批奏折就是应该的,咱不管了。”

说完之后就拿着书桌上的小说直接出了太和殿。

朱标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发现,自己的父亲也被宗弥的小说迷住了,一旦陷入其中,便无法自拔。

这本小说还真成了处理朝政的绊脚石了。

朱标叹了一口气,重新坐回桌前,开始逐一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

虽然父亲朱元璋虽然今天的表现有些任性,再怎么说也这么大年纪了,每次批奏折一坐就是一天,正好有这个机会也让他歇歇。

而此时的朱元璋,直接在宫里找了一个干净的石凳,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手中的小说。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他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完全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

不远处,一名小太监悄悄地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壶热茶和一盘精致的点心。他轻声说道:“皇上,您已经看了很久了,喝点茶,吃点点心吧。”

朱元璋抬起头,看了小太监一眼,微微一笑。

他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又拿起一块点心,细细品味。

他点了点头,赞赏道:“不错,这茶和点心都很合咱的口味。”

朱元璋放下茶杯,目光再次回到小说上。

他忍不住想,这宗弥真是了不得,竟能写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

正当他看得津津有味时,忽然感觉有人在轻轻拉扯他的衣袖。

他抬起头,只见朱标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朱元璋皱了皱眉,问道:“标儿,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让你去处理奏折吗?”

朱标苦笑一声,道:“父皇,您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奏折我都批完了。”

朱元璋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小说,抬头望向天空。

夕阳的余晖洒在宫殿的金顶上,映出一片璀璨的光芒。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感觉有些腰酸背痛。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坐在石凳上看了整整一天了。

他转身看向朱标,笑道:“标儿,咱看的太入迷了,这小说太有意思了,没想到时间过的这么快!”

“父皇,你是忘了早上怎么对我发火的吗?这小说要不我们都不要看了,太误事了!”朱标小声的说道。

“不行,这个要是看不到最后,咱心里就感觉有爪子在抓一样的。”

朱标也不好逆了朱元璋的意,说道:“父皇说的是,可是现在天色已晚,我们也该回宫用膳了吧!”

“恩,你不就咱都没感觉到肚子饿了,走,回去吃饭!”

朱标听了朱元璋的话上前一步,搀扶住朱元璋的胳膊,往着宫殿走去。

夜幕降临,宫殿的灯火辉煌,犹如繁星点点。朱元璋与朱标并肩而行,父子间的对话声不时响起。

“标儿,你觉得这宗弥的小说如何?”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标略一思索,道:“回父皇,儿臣觉得这本小说虽然引人入胜,但其中有些情节过于夸张,与现实相去甚远。”

朱元璋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着朱标:“标儿,这宗弥真不简单啊,能在小说中将每个人都描述的性格分明,有血有肉,这就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标儿,你看这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忠诚正直,义薄云天,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样的英雄人物,不仅让人敬佩,更能激发人们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

朱标点头称是,他也想象着郭靖在江湖中惩恶扬善的场景,那种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气概深深感染了他。

朱元璋与朱标继续深入讨论着《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和情节。

朱元璋指着宫殿前的广场,道:“标儿,你看这广场上的石砖,每一块都经过匠人的精心打磨,才能铺成如此平坦的地面。

人生亦是如此,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磨砺和考验,才能变得坚韧不拔,成为真正的英雄。”

朱标抬头看着朱元璋,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战火中英勇杀敌,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身影。

朱标说道:“父皇说的是,儿臣定当谨记您的教诲。

正如那郭靖一般,不论遭遇多少困难与挫折,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儿臣也定将努力成为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人。”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说道:“标儿,你说把大孙送到宗弥那,让宗弥教导怎么样?”

朱标被朱元璋突然提及的议题吓了一跳,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想法。

他看向朱元璋,只见父皇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认真。

朱标慎重地回答道:“父皇,宗弥小师父学识渊博,见解独特,他的教导必然能让雄英受益匪浅。

然而,儿臣担心的是,雄英年纪尚幼,他是否能理解宗弥小师父的深奥学问,又是否能适应那里的生活?”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标儿,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大孙是咱的皇长孙,是未来的皇帝。

现在咱给他找的那些老师都是死读书,咱不想咱的大孙成为一个书呆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