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112章 陈寒严厉反驳老朱:“您年纪越大,胆识就越小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陈寒严厉反驳老朱:“您年纪越大,胆识就越小了!”

林德贵听见这句话后,不禁有些忧虑。

他的脸上并未显现出先前流露出来的欢喜之情。

反而,在听完陈寒的话后,他紧锁眉头。

作为一名商人,他实际上并不支持这种做法。

陈寒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便问:“林掌柜,您怎么突然不太高兴了?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林德贵沉吟片刻后慢慢回答:“提升效率这么多倍当然是件大好事。但如果棉布价格一下子下降了九成,那些棉布收购商就会倾家荡产,大批破产。经营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棉布纺织工坊也可能因此倒闭。松江棉布将被您的棉布彻底冲击,一蹶不振。沿海一带的村民们也将丧失赖以生存的手艺,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将面临失业。那时,他们该如何生活呢?”

陈寒没想到林德贵作为商人,竟会有这般关心整个行业的仁慈之心,能预见到此举会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对他来说,这是好事,但也并非天大的好事。

陈寒淡然一笑:“这些问题你想得到,但现在还不必过于忧虑。我们只需生产出优质的布料,并把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推向市场,让百姓都能从中受益即可。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那是将来要考虑的事。”

林德贵还想继续说些什么时,陈寒已打断他:“还是等陛下驾到再说吧。”

事实上,陈寒并不愿意过多讨论这类话题。自他萌生改革念头起,他就明白,改革始终要在血雨腥风中杀出一条道路来。绝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太过仁慈。确实会有很多人牺牲,但如果因为害怕很多人失业而不去改革技术,那么全人类就无法进步了。

一个行业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另一个行业的衰败,这是自然规律。水力织布机替代手工织布,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未来或许会出现更强大的动力,使得水力纺织机也变得不再有用武之地,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所以,林德贵的担忧虽具有普遍性,但却不能成为阻止陈寒前进的理由。

不久之后,朱元璋与朱允熥联袂而来,随行的还有朱高炽、朱尚炳、朱济喜三人。他们本来是要去给皇祖父请安的,恰好碰见了陈寒正在向他们的皇祖父汇报情况,于是便一同跟了过来。当他们来到纺织厂时,耳边传来的轰鸣声告诉他们这里正在进行着什么...

当他们在李少尧等人身边时,已经见识过这个纺织厂全力运转时有多么震耳欲聋的声音,但是因为缺乏棉花,即便巧妇也无法做出无米之炊的事情。

那时他们只是看到一个大致的构架,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么多的纺纱锭子同时工作,其速度必定远超那些依靠人力操作的速度。

如今听到这轰鸣声,他们更是激动不已。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待他们真正抵达这里,发现确实已经开始织布了。陈寒一行人在此等候,众人上前向朱元璋行礼。朱元璋非常高兴,让大家起身。

随后,这位老者走到了纺纱机和织布机前。看着这两台机器,聆听着李少尧详细而全面的介绍——这两台机器如何运作、工作效率几何、所织出的布料品质如何。

朱元璋听得津津有味,态度谦逊,并未觉得李少尧在他面前滔滔不绝是对他失敬的表现,反而愈发兴致勃勃。当他拿起织布机织出的柔滑棉布时,再次激动得泪水盈眶。

“这真是水力织布机一天的产量吗?”

陈寒笑着回答:“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效率,我们怎敢请您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呢。目前我们的纺织厂虽仅有两台机器,但每日生产的布匹已相当于一个村庄一个月的总量。

若是能在这么广阔的工厂内布置上十台、百台这样的机器,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那时织出的布料数量,恐怕整个松江地区一年的产出也未必能与此相比。

以后松江棉布还有什么事情可言?将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布料生产,仅凭此处便足以满足需求。

禀陛下,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们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可以让全天下百姓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感受到棉布价格下降九成的变化,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崭新的衣物。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棉花,就能织出足够的棉布。若您能下令,让全国范围内所有种植棉花的地方都将棉花卖给大明商会。

相信不出一年,市场上棉花和棉布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届时,棉布可能将成为价廉物美的商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陈寒说完这番话后,朱元璋手中握着棉布,不由得轻轻颤抖了一下。然后他放下棉布,绕着这两台机器走了几圈后才开口道:“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市面上充斥着如此大量的棉布,那么先前那些生产和销售棉布的人该怎么办?难道他们也要跟着你们降价销售吗?让他们倾家荡产不成?”

陈寒没料到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竟也会出于怜悯之心,去关心那些从事棉布生意的商贩们的生活境遇。

这情况有点反常呀。

朱元璋不是很反感那些做生意的人吗?

怎么忽然间又开始关注起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