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将军,快看,魏军退兵了。”站在一旁李怀突然注意到了山脚下的动静,朝着还在发呆的朱修之大喊道。

“什么?退兵?”朱修之一脸难以置信的抬起头,四下张望了一下,然后从椅子上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山脚下望去。

“真的退兵了,魏军这是要作甚呢?”朱修之依旧有些想不通。

“嗐,说不得是刚才一战,我军大胜魏军,让他们心生退意了呢。”李晓失笑道。

“不可能,刚才一战魏军虽然伤亡不小,但毕竟主力尚存,还没有到非撤退不可的地步。一定是有什么别的缘故,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朱修之依旧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之前那次的交手他已经知道了对面的尉元不是个泛泛之辈,如此仓促撤军很可能有诈。

可正当朱修之思索魏军可能设下的埋伏时,一名宋军士卒带来了令他朝思暮想的消息。

“朱将军,我大宋的援军来了!”宋军士卒说完这话,直接含泪跪倒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朱修之听到后当场愣在了原地,这位眼泪止不住的从这位老人的眼角流下,可他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继续追问道。

“朱将军,我亲眼看到了武都镇的方向,有大批宋军正在前进,那样的旗帜和阵型,我再熟悉不过了。”士卒继续说道。

此时的朱修之激动的双手已经止不住的颤抖,他这次出征真没想过自己能否活命,只求大宋朝廷能够出兵,保下这些起义军和天下百姓的民心。

朱修之脱下甲胄,朝着建康城的方向俯身下拜道:“陛下圣明,我大宋得此明君,臣朱修之且为大宋天下贺!”

此时的李怀、张牧二人也纷纷流泪,因为他们清楚,自己这些日子,这么多人的牺牲,终究没有白费,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传令下去,让士卒给渭水对面的薛安都发信号,让他们焚烧魏军的船只和粮仓,魏军这么仓促撤离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我军有增援过来,应该还有其他目标。正好将咱们的这张底牌甩出来,给魏军打一个措手不及。”朱修之在激动过后迅速恢复了冷静。对着眼下的局势方向迅速做出了布置。

军令既下,宋军迅速在山头上摇动旗帜,给渭水对面的宋军发送信号。

此时的渭水对面的一处密林中,等待已久的薛安都迅速注意到了朱修之发出的信号,但是目光重新放在了河岸的魏军身上。

“薛将军,朱将军那边不是发了信号,叫咱们行动么?为什么我军依旧停留在此地。”一旁的副将不解的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你看对岸的魏军开始大规模撤军,说明应该是我宋军的主力前来增援。到时候魏军肯定不止河对岸的要撤,咱们这边的魏军也要撤。现在咱们河岸边的魏军还没有动静,咱们冒然进攻战果不大。等到这边的魏军开始大规模的撤退时,咱们再大举的过去袭击,方能取得最大战果。”薛安都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指着河岸的魏军一脸平静说道。

“薛将军英明,我这就下去让儿郎们做好准备,等下你一声令下咱们就带兵冲过去。”副将恭维道。

此时的渭水北岸,魏军将领接到撤兵的命令时,一脸懵逼。

“你说什么?尉将军要咱们撤军?他是疯了么?”

“将军,这对岸的宋军来了援兵,咱们前往山上的攻势也被挫败。再加上长安告急,不撤不行了。”负责传令的士卒解释道。

“这仗打的真是见鬼,只觉得到处都是宋军。”魏军将领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

“传令下去,让全营即刻收拾东西,准备大举拔营。”魏军将领吩咐道。

“还有那些值守的士卒,也别值守了,全部给我过来收拾东西,动作越快越好。”

“将军,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万一有宋军,有贼寇来袭击该怎么办?”士卒有些担心的追问道。

“怕什么,这么多日下来都不见宋军踪影,咱们撤退这一下就会有了?我告诉你,咱们多留一会就是多一会的麻烦。你也知道尉元那家伙脾气不好,这鬼地方又集中了数万大军的粮草辎重,收拾起来可不容易。咱们动作得快些。”

“而且儿郎们待在此地早就待腻了,个个盼望着能够早些回到军镇歇息。”

士卒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也不再言语,下去收拾东西去了。

很快,撤军的军令传遍了这座渭水北岸的大营,其实都不用他传令,士卒们个个归心似箭,听到撤军的命令马不停蹄的就开始收拾东西,都想着能赶紧回到军镇。

故而只是顷刻间,整座平静的大营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所有原本值守的士卒都被调进来收拾东西,装车,忙的不亦乐乎,而这一切全部都被山上的薛安都和宋军士卒看在眼里。

“时机到了。”薛安都喃喃自语道。

“全军听令,举起旗帜,骑兵缓行起步,准备朝山下的魏军营寨冲去!”

薛安都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宋军骑兵翻身上马,跟随着薛安都的步伐开始准备冲刺。

“都给我听好了,不要在意斩获,只要能焚烧掉魏军的营寨,物资,后续的奖赏少不了你们的。谁要是敢跟我恋战,本将军定斩不赦!”薛安都在马上补充道。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魏军士卒个个丢下手中的物资,纷纷朝着山上望去,只见得上千宋军骑兵,宛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魏军的营寨杀来。

此时的魏军士卒全部都在收拾东西,大多数人甲胄没有披就算了,连兵器都没有拿。而人在这种情况下想到的第一件事,就只有逃命。

方才的魏军将领见到这个情景只觉得天旋地转,本想要组织兵马,却已经发现手下的士卒已经各自逃命去了,根本无法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