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78章 拜访麻衣真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近日以来,高淑行经常看到袁天纲在府里枯坐,精神萎靡不振,也甚为焦急,就请教阿耶,高士廉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为袁天纲的事茶不思饭不想的,无奈地摇摇头,幽幽地说了一句:“心病还得心药治!阿耶我以前常去终南山修仙,曾偶遇过一位 ‘睡仙’──麻衣真人,俗名叫李和。他整日身穿麻衣脚踏麻履,常年居住在终南山一洞窟里,饮涧泉,吃野果,人们叫他麻衣道士。他经常非睡而长睡不醒,没有呼吸,实为道家内丹胎息法,短则可以一睡上百日‘辟谷’不吃不喝,多则上百年。”

高淑行惊奇地问:“我以为这世上只有袁先生是一个半仙,原来在终南山还有一位老神仙啊!”

高士廉一听,马上数落她:“你眼里只有你的袁先生,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高淑行又好奇地问:“这位老神仙能帮助袁先生医治好心病?”

高士廉说道:“能!我曾多次想拜他为师,他均婉言拒绝了。有一日,他说将要离开终南山与赤松子云游四海,临行前送我一首《睡诗》: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

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

欲知睡梦意,人世第一玄。”

高士廉说完,高淑行也欣喜若狂,立马赶回袁府,向袁天纲提议:“先生,你这些日子精神恍惚,我看了心里也挺着急的。我阿耶以前常去终南山修仙,他说终南山是历代修仙之地,隐士众多。我们何不去终南山去修仙一段时间如何?”

“我们婚事已近,现在去终南山修仙,你阿耶不会怪罪吗?”袁天纲一听去终南山修仙,很是心动,早就想离开长安这个伤心之地,出去散散心,但又不想给高淑行带来不便。

“没事。我们的婚事已全权交给你的好兄弟马周和我的那三位阿哥去操办吧,我们就忙里偷闲去终南山一趟。”高淑行很洒脱地回答。

“那好吧。”袁天纲对婚礼一事本来就是应付,乐得出去躲清闲。

于是,袁天纲与高淑行背上行囊,坐上马车向钟南山宗圣宫而去。

一路上,高淑行向袁天纲介绍:“听阿耶说过:‘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 距周至县近四十里,有一处楼观台,老子在此讲述《道德经》,因而得名楼观台。

作为老子第四十三世孙的太上皇(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将老子李耳追为远祖,并且在全国推广道教。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太上皇亲自来楼观台拜谒老子像,下诏改称楼观台为‘宗圣宫’,取“宗述先祖圣哲老子”之意。”

袁天纲听罢,突然想起什么,对高淑行说:“怪不得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我去大兴国禅寺拜会玄奘法师时,偶遇你阿耶,你阿耶说他曾隐居终南山修道,我们都是同道中人,原来你阿耶是在宗圣宫修道啊。”

“阿耶曾去宗圣宫修道时,在终南山有幸结识了一位‘睡仙’──麻衣真人。阿耶说他非睡而长睡不醒,实际上是一种深邃的内丹修炼功夫──‘胎息法’。” 高淑行回答道。

袁天纲一听说“麻衣真人”,马上来精神了,麻衣真人是在历史上鼎鼎有名陈抟老祖的师父,东晋秦中(今陕西)人,有人说他活了101岁;有人说他活了300岁,众说纷纭。于是马上回应道:“甚好!我也很想见见这位老神仙。”

“先生,我阿耶说了,您的心病只能心药治!也许只有在这位老神仙手里才有您需要的心药。” 高淑行提议道。

“我本来就是一个在长安街头给人看相的穷道士,正在倒好,又回到原点了。” 袁天纲感叹道。

“先生,圣上说过,您是当代诸葛孔明!虽然暂时遇到困厄,终将会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

次日清晨,两人从长安出发,驾车走了近二百四十里来到宗圣宫。宗圣宫位于周至县三十里外终南山北麓,依山傍水,绿荫蔽天,风景绝佳。宗圣宫占地一百余亩,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宗圣宫、玄门、列祖殿、紫云衍庆楼、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等建筑。

他们先去拜谒老子像,然后就在道观里安顿下来。

以后数日,高淑行和袁天纲游历遍了终南山,就是没遇到想找的人。正当他们心灰意冷时,突然,终南山里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袁天纲就赶忙脱下外袍用来遮雨,两人用手举起外袍,在山中狂奔着到处找躲雨的地方。他们跑了半里路,正好前方有一洞窟,于是他们赶忙躲进洞窟里。

这个洞窟深十余米,有一道暗泉隐隐从洞边流出。洞口状如一扇门,长二米八,宽一米五,不用低头,就能进入洞中。洞内宽敞,如一间堂屋,高三米,十五米见方,如一居室,洞窟内石桌、石床、石几等一应俱备,

在洞窟中央有一石床,石床上睡有一老翁,身披麻衣,鹤发童颜,面色绯红若童子,双目粲然如深潭,仙风道骨。

袁天纲与高淑行不敢打扰这位老翁,就矗立在一旁,因他们衣衫已被雨水淋湿,在这凉气飕飕地洞窟里,被冻得有些瑟瑟发抖。

这时,老翁突然从石床上爬起,伸伸懒腰,口念一首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

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不所知,贪求心愈动。

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袁天纲与高淑行一听大喜,心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于是,袁天纲与高淑行都慌忙上前行叉手礼,袁天纲问道:

“这位老神仙可是‘睡仙’麻衣真人?”

“睡仙这名号我能担当,至于老神仙嘛,我可担当不起。” 老翁用手摸摸长白胡须,笑着说道。

高淑行说道:“我是高士廉之女,阿耶曾几年前在终南山偶遇您,还曾想拜您为师呢。”

“哦,原来是高士廉之女,幸会!幸会!今日终南山中的雨大,把你们的衣衫都淋湿了,可别冻到了!我今日教你们一个睡功,可以防风寒、治百病。”

说着,麻衣真人让袁天纲与高淑行坐在石床前的两个石凳上,就手把手教授他们睡功要诀:

“端身正坐,叩齿三十六通,以唤集身上诸神。然后宽松衣带侧卧,开口垂帘(眼睑),舌抵上腭。并膝,收一足,一手掐剑诀,掩生门(脐眼),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即开口用鼻呼吸),心目内观,坎离(水火)汇合,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

袁天纲与高淑行试着练习一遍,只感觉腹下一股暖流从丹田处扩散到全身,奇怪的是,他们身上的衣衫虽然是湿的,但他们在洞窟中待着不觉得冷了。

他们正在惊愕之中,麻衣真人双眼一眯,笑着为他们解惑:

“你们在练习时,有苍龙守在西方,白虎伏在东方,丹田精气运转,五脏神水循环,然后神灵出窍,飘然漫游碧宫,上下昆仑紫府、福地洞天,这样就不晓得岁月迁移与人间忧虑,才称得上真睡真梦。”

袁天纲忙又行礼感谢。

麻衣真人盯着袁天纲仔细端详,然后吃了一惊地说:

“这位青年才俊不像是我们这里的人。”

“老神仙,我叫袁天纲,不是长安人,是益州阆中人。”袁天纲忙解释道。

麻衣真人笑着摇摇头,幽幽地说道:“你也不是我们三界之内的人,而是人在三界外。”

袁天纲与高淑行一听,均大吃一惊。袁天纲心想:“这位麻衣真人看来真是老神仙,居然心里清楚我不是唐代人,而是未来人。”

麻衣真人看袁天纲正在沉思不语,就问道:“你今日找我是有事相求吧。”

高淑行抢着回答道:“老神仙,袁天纲是我还未拜堂的夫婿,我阿耶说您能治得了他的心病。”

麻衣真人听罢,微微一笑,念起了一首《睡歌》: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

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

说甚曹操,休言刘备。

两三个小人,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

岭头白云堆里,

展放眉头,解开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红轮西坠。”

袁天纲本来悟性很高,一听就明白麻衣真人是在用《睡歌》做药来治自己的心病,顿时开悟。他行礼感谢道:

“感谢老神仙的点拨,让我醍醐灌顶!我此后定要遵循您的教诲‘闲想张良,闷思范蠡’。”

麻衣真人点点头,说道:“想当年,汉代张良张子房替黄石公捡鞋,孺子可教也,后来成就一番伟业!今日你也要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袁天纲马上向麻衣真人施礼,说道:“弟子谨遵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