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荷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给李世民上奏,在陆地上自己倒是没怕过谁,但是那海上,自己现在又没船。

本来就准备休息个几年,然后再想办法去弄了东瀛,毕竟那石见银矿可是源源不断的钱财来源。

谁知道这小鬼子这么不开眼,惹谁不好,偏偏来惹到自己头上。

“卫虎,那些木匠还在做强弩吗?”杜荷看向高瑾,下意识的模仿着杜如晦的动作,手指在桌上轻抚着。

“嗯,现在有了数千把强弩,三百余辆投石车。”卫虎连忙汇报着。

“那铁匠呢?那炮筒弄出来了吗?”杜荷接着问道。

卫虎从怀里抽出个册子,一点一点的看着。

“弄出来了是弄出来了,不过现在还有些问题,只是单独的一个筒,火药在炮筒里燃烧的时候每次都得清理,不然第二次一定会卡住铁球。”

“还有就是那个炮弹,现在遇到了问题,铁球的厚度掌握不好,太厚了火药在里面炸不开,太薄了在炮筒发射出去的时候就裂开了,根本弄不远。”

杜荷揉了揉眉心,陶罐制成的炸弹问题太大,引线短了吧,还没落地就炸了,引线长了吧,陶罐落地都碎成了一滩,只能瞬间爆燃,造成的威力也小了许多。

难得碰上一次正好差不多距离落地就爆炸的,缺陷还是太明显了。

“算了,先将那些木匠叫来,冬天没事干正好造船,然后开春了去打东瀛去,这些倭寇一天天的是真贱啊。”

卫虎连忙领命退了出去。

杜荷看向卫狼:“钱多多什么时候回来?上次穿心回来的时候他人在哪?”

卫狼连忙一拱手:“禀少爷,钱大人和王元宝带着人到了岭南,说是入冬了,弄些特产到长安去卖应当能挣一笔。”

杜荷当即决定:“给他传信,现在停下手上一切的生意,贩售琉璃一半的钱进宫送给陛下,让陛下弄一些会造船的来,咱这一堆人,也没一个会造船的啊。”

“是!”卫狼也领命退了出去。

“卫豹,你……”杜荷想了想,暂时也没什么活了,“你先歇着,我想到啥再吩咐你。”

这是,俟斤站出身来:“王上,这些都是小事,咱们没有水兵啊,总不能让一群马上的汉子一转身就变成水兵吧。”

杜荷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到。他的手下,大多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勇士,擅长骑射和马战,对于海上的战斗,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他深吸一口气,沉吟片刻后道:“俟斤说的有理,是我疏忽了。我们确实需要一批懂水战的人。”

他看向卫豹:“卫豹,你即刻启程,顺着海边一直南下,寻找那些擅长水战的勇士,重金聘请他们加入我们。”

“同时,你还需要寻找一些有经验的造船师傅,估计朝堂上调不出来多少人,我们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来教导我们的工匠如何造船。”

卫豹肃然领命,立刻转身离去,准备开始这场寻找水战勇士和造船师傅的旅程。

杜荷继续思考着,他知道,想要真正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需要时间来准备,来培训,来积累。

他又看向俟斤:“俟斤,你负责去挑选一些年轻力壮的勇士,让他们开始接受基础的体能训练,我们要为将来的水战做好准备。”

俟斤点头应是,他知道这是杜荷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他必须全力以赴。

晚些时候,木匠们全部赶到来辽东城,在带领下到了杜荷的小院里:“王上,寻我们来是有何事?”

杜荷刚写完信,看着众人,连忙问道:“你们可有人会造船?”

十余人面面相觑,做些基础的木匠活计还没啥问题,造造房子也会,可是这船,倒是从来没试过。

杜荷见众人不说话,拧着眉问道:“是都不会吗?”

“王上,我们之前也没接触过造船啊,可有图纸?若是有图纸我等尝试一番应该也能弄出来。”

杜荷一听,双眼一亮,拿着个碳棒就在纸上画了个航母出来。

将图纸递过去那会,杜荷只见众人的眉头都拧到了一起,那表情可谓是相当的丰富。

“算了算了,等那造船师傅来了再说吧。”

杜荷长叹一口气,他深知,别说航母来,就说制战船对于这些木匠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自己画的也叫一个抽象,看不懂很正常。

转眼一个月时间就过去了,木匠们一直没等来造船师傅,朝廷也一直没回信,杜荷都有点等的不耐烦了。

倒是有些精通水性的人源源不断的朝着北方赶来,钱多多带着王元宝一直在长安等着李世民的召见,信件倒是一封封的往返在辽东城和长安之间。

如今这辽东道,已是冰天雪地,手下几个用的顺手的大将都在外面,杜荷也知道急不来,坐在火炕上召来了赵小鱼。

“王上,你找我何事?”赵小鱼先是行了一礼,连忙问道。

“没啥事,就是问问你,跟着那些摆弄花草的人也有一段时间了,都弄出什么名堂?”杜荷捧着个暖炉,笑意盈盈的问着。

“禀王上,我也说不清楚,我感觉特神奇!一株花掐断了绑在另一个根上居然还能活!”

赵小鱼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这段时间一直在跟随那些研究花草的匠人学习,虽然对于花草的种植和培育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她已经被这种神奇的技术所吸引了。

杜荷听了赵小鱼的描述,也感到有些惊讶。

他原本只是想让赵小鱼去管理一下这些人等着明年没啥用就把人给撵走,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弄出来了嫁接。

“那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杜荷好奇地问道。

赵小鱼点了点头,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述起她和匠人们一起进行的工作。

如何挑选适合的土壤和肥料,如何修剪花枝,如何控制光照和温度,以及如何观察和处理花草的生长问题。

听着赵小鱼的描述,杜荷不禁感叹着:“真是没条件啊,要是有那条件,整个大唐何至于还饿肚子。”

赵小鱼疑惑的看了一眼杜荷。

“看来你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杜荷笑着对赵小鱼说道,“不过,等着开春了你叫他们别弄些花花草草了,到时候北方的粮食也该种下去了,研究一下怎么种粮食才能增产。”

赵小鱼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杜荷看着赵小鱼认真的样子,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这些日子以来,赵小鱼一直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她的成长和进步也是他作为领导者最大的骄傲。

“好了,你去忙吧。”杜荷挥了挥手,让赵小鱼退了下去。

看着赵小鱼离去的背影,杜荷陷入了沉思。

如今自己手下也算是能人辈出,只是可惜了当时惊恐朝廷找自己算账,没留下孙思邈,不然应该能弄出来更多东西。

只要有这些忠诚而又有才华的手下在身边,他就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和困难。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思绪拉回到现实。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以便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于是,他重新拿起了那些信件,开始逐一阅读并回复。他知道,每一封信都代表着一种期待和责任,他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辜负任何人的信任和期望。

只是弄了一半,杜荷突然醒悟过来,嘴里呢喃道:“当时说当皇上不好,这是真不好啊,这才多少人,就给我弄得焦头烂额的,要是管理这大唐,啧啧啧……”

杜荷感慨着,摇了摇头,认命的继续处理着手中的信件。

此时,窗外飘起了雪花,杜荷抬头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都被覆盖在了一层厚厚的雪被之下。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他再次低头看向手中的信件,叹了一口气,开始继续他的工作。

又是过了半个月,河面都冻结实了,杜荷都准备带着民众们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之时,朝廷终于有了回信。

李世民对于杜荷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表示了赞赏,并且同意了他的请求,等着开春以后,派一批造船师傅和工匠来。

杜荷收到朝廷的回信,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他深知,能够得到李世民的支持和赞赏,对于他准备讨伐东瀛是多大的助力,自己带着人摸索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弄出来战船。

想了想,还是没将这消息告诉大家,如今已经快过年了,先把部下都召回来,好好的过个年比什么都强。

走了一圈,到了俟斤的住处:“俟斤,弄个一千只羊,五百头牛,等着这两日派些人送到长安。”

“是!”

“再弄了千只羊,牛……牛就算了,等着明年耕种以后就要用到牛了,到时候过年了好好庆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