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别傻愣着了。”景顺皇帝抬头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内阁大臣们,苦笑道:“说说都有何应对之策,朕想听听你们这些内阁大臣们的见解。”

“陛下,具体情况臣等已经知晓了。”右相胡一舟率先反应了过来:“现在宁国乃至京畿已到万急之时。”

“京畿虽有龙旗禁军戍守,可近日来京内屡出宵小之辈试图在京畿城内颠覆皇权。”

“今天早上在京畿城内还出现了朝廷官员被行刺重伤的恶性事件!”

“故此,臣建议京畿、皇宫应立即进入战时机制,王公大臣及各部官衙加强戒备。”

“除增派护卫外,大臣及皇室成员还需随身穿戴护身软甲,以防不测。”

“这些事情就按你说的去办吧。”景顺皇帝点头应允道。

“朕今天想听听你们对当今天下时局的真实看法。”

“不必藏着掖着,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不管今天你们说什么朕都恕你们无罪!”

“陛下,恕臣直言。”兵部尚书杜承望第一个站了出来,垂手直言:“如果骆成周的五万虎旗边军没有覆灭于怀河战场,一切都还有缓机。”

“现在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官军士气一降再降......”

“如果骆成周所部被灭于怀河的消息传开,势必将宁国的内乱推上一个顶峰!”

“除非突夷、罗蕃两国即刻退兵,使黑旗边军与虎旗边军得以抽身平定内乱。”

“否则,陛下就要做好固守直隶的准备了。”

听到兵部尚书杜承望的这番话,在场的大臣们都陷入了沉默。

连兵部尚书都对眼下的时局没有信心,这说明宁国现如今面临的形势已经快要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右相胡一舟闻言也是一惊。

他虽然知道骆成周所部五万精锐覆灭于怀河势必会引发极为严重的连锁反应。

可是,他能想到的最坏结局也就是宁国失去一半甚至一多半的地盘继续苟延残喘。

毕竟,皇家的手里还掌握着那么多军队呢......

但是,很显然不太了解军务的胡一舟还是太乐观了。

“和朕想的一样。”景顺皇帝仰坐在龙椅上,盯着屋顶出神:“五万虎旗边军覆灭于怀河的消息一旦传开.....”

“大宁各地负责平乱的地方常备军估计至少得有一半人会立即走上反叛的道路。”

“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无非就是两种结局。”

“第一,朕成为宁国的亡国之君。”

“第二,也就是杜爱卿刚才所说的那样,宁国在朕的手上成为一个疆域只有一省之地的弹丸之国!”

“难道是朕的手上沾了太多的鲜血,以致于老天以此种方式惩罚朕?”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悲观!”胡一舟看着心如死灰的景顺皇帝,随即劝谏道:“当此干戈四起,社稷危亡之际,更需要陛下主持大局坚定臣子将士平乱制敌之信心啊.......”

“信心?信心有什么用?”景顺皇帝看了一眼胡一舟,摇了摇头,低声道:“如今的大宁已是上下离心。”

“真到万急之时,有多少臣子可以真正做到恪守臣节的?”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吏部尚书吕元茂看了看神色黯然的景顺皇帝,出言奏请道。

“朕刚才不是都说了吗?”景顺皇帝颇有些有气无力:“今天有什么话就不要憋着,但说无妨!”

“陛下。”吕元茂看了一眼旁边的杜承望,开口说道:“既然连兵部都对平定内乱没有信心,想必宁国的形势已是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

“臣之浅见:既然武的不行何不试一试文的?”

“文的?”景顺皇帝看了看吕元茂,缓声道:“说说看。”

“微臣的提议是:招安!”吕元茂随即说道:“这些乱臣贼子起兵附逆说到底还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臣是这样想的,与其坐等亡国或者眼睁睁看着其余二十六行省纷纷自立,倒不如试一试招安之策!”

“哪怕是对那些乱臣贼子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分封出去一半的土地,大宁依旧保有半壁江山。”

“如果大部分叛军都同意了招安,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死硬分子也就好收拾了。”

“甚至都不用我们动手,那些刚刚被招安的叛军就可以替朝廷解决这些祸患!”

“等国内乱局平息后,朝廷还可以将矛盾转移到突夷与罗蕃身上.....”